2024年以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以“乡贤”模式汇聚乡贤力量,激发乡贤智慧,充分发挥乡贤在强村富民、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该县立足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乡贤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促进在外乡贤智力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转、技术回援,更多更好地惠及罗山建设。
“归乡人”黎杰以“有稻山房”为平台,积极发展产业,将其打造成茶艺培训的实践基地,并计划创建茶叶品牌和农产品品牌;试验田里培育青春梦想的“90后”大学生甘乐毕业后,利用“引种试验”,栽植多种瓜果,凭借9年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指导农业实验园在短短4个月内建成、运转。
土里刨“金”的“创二代”包芳芳毕业后,回乡接管父亲包乃勇创办的周党莲花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专业知识带头流转470亩土地创办家庭农场,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方式,统一供种、种植、关键技术措施、农资采供服务、农机作业和收费标准,为农户节省投入30%,提高耕作效率和农业产量,为产业振兴增添了新引擎。
同时,罗山县将乡贤纳入网格化管理队伍,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乡贤工作室,选树乡贤先进典型,传播乡贤的先进事迹、优良品德,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该县创新运用“田间调解”“板凳调解”等方式,引导乡贤广泛参与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提升群众自我管理服务能力。
该县整合政法、司法力量,延伸法治触角,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打造乡贤调解金字招牌“老鲁工作室”,培育出“彭涛调解室”“暖心茶座和事厅”等一批创新典型并逐步推广。通过乡贤治理,加速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更好地将“治理美”转化为“共富美”,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活力”。
为涵育文明新风,罗山县充分发挥乡贤在关心家乡建设、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老党员、老教师、离退休干部等群体,积极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用他们的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和带富能力,反哺桑梓之地。
寻根回乡教师高宏远,将旧屋改造成“山味书屋”,现有存书3000余册,辐射周边4个乡镇,20多个村(社区),提供公益阅读2000余人次;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郑婷婷,为周边乡镇10多个村的妇女免费教授“工钩织”技术,先后培训1000余人次,帮助留守妇女在家灵活就业,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和致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