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东方宝石”的世界珍禽——朱鹮,自引入罗山以来,哺养繁育,野化放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得益于罗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倾情投入。董寨管理局副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朱家贵就是其中的一位。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总面积4.68万公顷,是一个以山区森林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动植物繁多,其中鸟类315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0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生活着濒危鸟类白冠长尾雉1200只左右,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被称为“中国白冠长尾雉之乡”。
2005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世界珍稀濒危鸟类朱鹮的再引入及野外放归地,这引起了主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科研工作的董寨管理局副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朱家贵的高度重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朱家贵认为,虽然朱鹮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但是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条件、有能力把朱鹮引入罗山。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副局长 朱家贵
董寨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群山连绵起伏,地形复杂多样,河流、涧溪四季长流,塘湖堰坝星罗棋布,是中国南北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栖息繁殖地。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朱家贵主持开展了保护区及周边六乡镇的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撰写《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朱鹮再引入地的考察报告》,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专家考察组的验收。
“朱鹮迁地保护及种群复壮”项目属国家重点野生动保护拯救工程,200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朱鹮。十年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朱鹮种群规模不断壮大,已人工繁育200多只,开展4次野外放飞活动,放飞100只。从人工饲养到野外放飞,从2014年第一只野外朱鹮的出生,到2016年子二代的出现,董寨野外繁殖朱鹮60多只,对外输出种源30只,成为国内又一重要的朱鹮野生种群地,董寨朱鹮繁殖及放飞成功是濒危鸟类保护工作的成功典范。同时,也倾注了朱家贵和同事们的大量心血和汗水。
参加工作以来,朱家贵一直在董寨保护区从事林业生产、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科研工作,一晃就是23年。23年来,他相继开展了人工悬挂鸟巢招引益鸟防治森林病虫害、鸟类环志研究、白冠长尾雉人工饲养繁殖研究、朱鹮人工饲养繁殖及野外生态学研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科研项目,相继撰写了《白冠长尾雉种群复壮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朱鹮的迁地保护与繁殖技术研究》、《森林鸟类与生态平衡》、《罗山林场鸟类调查》和《走进董寨来看鸟》等20多篇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为保护区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先进个人”、“中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