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化螟二代
二化螟二代以幼虫钻蛀稻株,形成死孕穗和虫伤株,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由于我县二化螟一代发生面积大,导致亩残留虫口密度比往年偏高,二代发生基数大,对二化螟二代发生极为有利,从测报灯诱蛾情况看,发蛾高峰期在7月16日—18日,预计早稻田卵孵高峰期在7月23日—28日;晚移栽田块卵孵盛期为7月28日—8月5日。
防治时间:早稻田7月23日—28日、晚移栽田块7月28日—8月5日防治。
防治方法:亩用杀螟松马拉硫磷100ml或20%辛硫·三唑磷125ml兑水40—50kg喷雾,施药时田间保留寸水即可。
二、稻曲病
稻曲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侵染期以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若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两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气温在26—28℃,则发病加重。近年该病有逐年加重趋势,如不防治将造成严重损失。
7月底至8月上旬正是水稻孕穗抽穗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望各乡镇(街道)搞好宣传发动,提前指导搞好防治。
防治重点:高感病品种和偏施氮肥、追肥过迟、生长嫩结绿的田块。
防治适期:水稻破口前3—5天施药,7天后再施药一次。
防治方法:(1)75%肟菌·戊唑醇100克/亩;(2)20%井岗霉素可溶性粉剂40—50克/亩;(3)25%戊唑醇30—40克/亩。分别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后保持水层3—5天左右,可兼治纹枯病和稻瘟病。谨防中毒事故发生。
三、穗颈瘟
据县植保站7月6日—14日调查不同类型田,稻叶温平均病叶率6.9%,最高16.1%,尤以种植水稻优质品种发病面积大、发病重。7月底8月初正值水稻孕穗、抽穗期,此期温湿度有利于穗颈温发生和流行。
防治适期:在水稻破口前3—5天施药防治,如果天气有利于发病,在灌浆期可以再防治一次。
防治方法:亩用25%戊唑醇30—40克/亩或40%稻瘟灵100克或75%肟菌·戊唑醇100克/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可每亩加磷酸二氢钾100克提高防治效果。隔5—7天施第二次药,以保证防治效果。施药后保持水层3—5厘米,可兼治纹枯病和稻曲病。谨防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