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4年11月25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解读
时间 : 2018年09月28日  来源 : 民政局  作者 :   浏览次数 : 9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的法律。

慈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3.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4.有组织章程;5.有必要的财产;6.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慈善募捐怎么规定的

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属于违法行为。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慈善捐赠怎么规定的

慈善法规定,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捐赠财产做慈善享受税收优惠

慈善法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同时,为了鼓励慈善活动,慈善法还规定,慈善组织、受益人都将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对于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则明确将对之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对于来自企业和境外的捐赠,慈善法也作了相关税收减免规定。

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

慈善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有两种情形下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对于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

这两种情形是:(1)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的;(2)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所谓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的规定,包括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救助自然灾害等公益活动。

骗捐将被依法查处

慈善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则将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捐赠人有权查询捐款用途

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公开向社会公众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同时,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如果慈善组织违反了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或者滥用了捐赠财产,“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慈善组织,慈善法也作了明确规定:“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号 豫ICP备12025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