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5年04月0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董寨保护区朱鹮繁育站
时间 : 2025年03月06日  来源 : 董寨事务中心  作者 :   浏览次数 : 1711    

朱鹮又称朱鹭有“东方宝石”之誉,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4年被《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列入极危动物,保护级别相当于大熊猫、华南虎。朱鹮在19世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东北亚等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此后在我国一直没发现野生个体,专家曾判言朱鹮这一物种已灭绝。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陕西重新发现仅存7只朱鹮野生个体。中国政府将朱鹮列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优先保护物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拯救,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为加快推进朱鹮种群复壮,2005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选择适合朱鹮生存的区域作为再引入地。2007年国家林业局批准董寨保护区为国内第一个朱鹮迁地保护和再引入野化放归地,同年调拨朱鹮种源17只。2008年繁殖保存朱鹮幼鸟5只,此后董寨朱鹮人工饲养种群数量逐年稳定增加,具备了野外放飞的种源条件。201210月,董寨保护区在朱鹮繁育基地建起2850m2的圆形朱鹮野化训练大网笼。模拟朱鹮野外生存环境,设置池塘、河流、水田、旱地、树木等,训练朱鹮的飞翔、觅食、防御天敌、繁殖等各方面的能力。20131010日,举行河南信阳大别山第一次朱鹮放飞活动,34只朱鹮拥抱蓝天,飞入大自然。这是国宝朱鹮迁地保护迈出的第一步,拉开了河南朱鹮野外种群建设的序幕,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宝朱鹮安居河南董寨以来,截至2024年8月,人工饲养繁育朱鹮318只,7次野化放飞133只,野外繁殖562只,野外个体存量超过600只。尤为可喜的是,野外朱鹮子一代(2016年)、子二代(2018年)、子三代(2020年)相继出生,已具备自我繁衍扩群能力。这是朱鹮迁地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性指标,表明人工放飞的朱鹮后代在野生状态下能够生长繁衍,扩大规模,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野外种群。与此同时,成立朱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两项。

朱鹮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优越的标志性旗舰物种,保护朱鹮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丰厚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利用价值潜力巨大。朱鹮被作为国礼赠予日本、韩国。罗山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朱鹮迁地保护地,无论是人工繁殖还是野外种群重建都取得巨大成果,朱鹮已成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有了罗山这片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民风淳厚的“梧桐树”,国宝朱鹮才会欣然安居,开枝散叶。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珍爱朱鹮,积极发挥朱鹮作为河南名片独特作用的魅力,让吉祥之鸟为罗山带来更多的和谐和美丽!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号 豫ICP备12025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