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2日(谷婷婷)何家冲村,一个美丽的豫南小村落,位于大别山腹地。村子里有一棵30米高的千年银杏树,1934年,红二十五军2984名将士在树下集结,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和大别山区的老百姓亲如一家,有着血肉相连的亲情。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根据地之后,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清剿,何家冲的群众掩护伤员,给红军送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那时年纪小,当年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的情况,都是听老一辈人讲述的,最熟悉的就是何大妈的故事了……”提起当年关于红军的故事,94岁的何家冲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传伟滔滔不绝。
当年的何家冲,有一位普通的何家妇女,红军战士都亲切地称她为“何大妈”。何大妈平时以做小生意的名义,挎着竹篮奔前村、走后山,为红军探敌情、送物资。她曾利用自家后院的山洞救治过13名红军伤员。
有一次,一位名叫余占海的红军伤员被敌人抓走,为了掩护他的身份,何大妈谎称余占海是自己家的亲戚,但是狡猾的敌人怎肯轻易相信。为了打消敌人的疑虑,何大妈当众起毒誓,用敌人的枪托砸向自己的右眼,顿时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当何大妈忍着剧痛从敌人手中扶过余占海时,在场的人,包括敌人无不为之震撼。
为了支援红军,何大妈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革命队伍里,他们先后牺牲在战场上。她的丈夫何胜群,在给红军送油盐和粮食的途中遇到白匪,挑着担子在丛林中飞跑,被树枝刺破了脚板,他不顾疼痛坚持把红军急需的物资送上了山。后来,由于伤口恶性感染化脓,她的丈夫也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89年冬,何大妈去世,但是她的革命事迹却一直在流传。
和其他豫南乡村一样,何家冲村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村。如今,这里路通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村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项目,村民的“口袋”也富了起来。
“我们以党性教育培训和党史教育培训为支点,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绿色康养,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信阳市纪委监委派驻何家冲村第一书记陈严说,何家冲村去年的游客数量达到36万人次。特别是高速路口的开通,把何家冲村划入了信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带来了财富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回乡创业。
苍松翠柏间,军部旧址、红军井、红军碾、红军医院旧址……一块块展板和一尊尊雕像熠熠生辉,来这里进行红色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红色旅游,正在成为何家冲村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