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4年07月28日
不忘初心再长征:红二十五军从这里踏上长征路
时间 : 2016年09月20日  来源 : 央广军事  作者 : 孙崇峰 彭洪霞 李艳 翟晓伟  浏览次数 : 7215    

20160920102035_2ec4907fb39e7c7fc6adc8fa461acfbe_1.jpeg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 资料图

央广网信阳9月20日消息(记者孙崇峰 彭洪霞 李艳 翟晓伟)9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忘初心再长征”联合采访组来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踏上长征之路。
       秋天的何家冲,一派丰收的景象。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已经成熟,村民们在忙着收割水稻。村里的水泥马路变成了打谷场,路边堆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稻米。就连村口的何氏祠堂旁边的道路也晾晒了稻谷。
何氏祠堂是一座明初建筑,占地约400多平方米。这里曾是红二十五军军部。红二十五军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932年秋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仅一个半月后,那些遗留下来的红军子弟,重新组建了红二十五军。
       罗山县史志办主任王劲松告诉记者,红二十五军是红军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部队,战士平均年龄不到16岁,就连各团、营、连的领导也都才二三十岁。这些年轻的将士以尚显稚嫩的肩膀,撑起了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大旗。


20160920102035_2ec4907fb39e7c7fc6adc8fa461acfbe_2.jpeg

 “不忘初心再长征”报道组记者李真(左二)在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采访。 央广军事记者彭洪霞摄

红二十五军是鄂豫皖人民的子弟兵。正像二十五军军歌所唱的那样,“爱护老百姓,买卖要公平,不拿乡亲一针线……”红军到百姓家买粮食,给的是银元,借谁家的东西,都一定会打好借条。村中不少人都自愿帮助红军传递消息和购买物资。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何妈,她原名何李氏,曾先后救活了13名红军伤员。有一次,一名红军伤员被敌人抓获,她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冒险换回这位红军伤员。还有一次,一名叫余占海的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为了证明余占海是自己的亲人,她起了毒誓,用眼睛做担保,当众刺瞎了自己的右眼。解放后,余占海成为武汉军区的一名将军,他亲切地称老人为“何大妈”。

即便是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浓厚的鱼水深情,但残酷的革命环境却迫使红二十五军不得不进行一场战略大转移。王劲松介绍说:“当时国民党20多万的兵力在大别山围剿工农红军武装力量,实行封锁政策。红军衣食无着,食粮更是困难,大部分靠野菜充饥,境况非常困难。”

20160920102035_051d2a72a9eeffc571c128452c648ed5_3.jpeg

“不忘初心再长征”报道组记者李真(左)在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采访。 央广军事记者彭洪霞摄

党中央十分关心鄂豫皖苏区红军的艰难处境。八月的一天,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程子华特使来大别山,根据周副主席指示,决定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作战略转移,开创新的根据地,向平汉路以西鄂豫边区的桐柏山、伏牛山区进军。为了出师有名,宣传抗日救亡,红二十五军对外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在何氏祠堂的右前方,有一棵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这棵银杏已经有八百多年的树龄。82年前的一个雨夜,也就是1934年的11月16日,红二十五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就是站在这棵树下,率领着红二十五军2980名将士宣誓,毅然开始长征。

89岁的退休村支书王传伟依然记得红军出发的场景:红军出发的当晚,正下暴雨,红军走后,银杏树干遭雷击被劈成两半,树枝烧得漆黑。村里人都以为这棵树会死去。谁知第二年红军长征胜利时,树干中间又生出一个新枝,它居然奇迹般地复活了!


20160920102035_051d2a72a9eeffc571c128452c648ed5_4.jpeg

1934年11月16日,在何家冲有着8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红二十五军2980名将士宣誓,毅然开始长征。央广军事记者彭洪霞 摄

何家冲村的人都说,这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再生。王劲松告诉我们,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胜利主要得益于,这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指战员英勇善战,武器装备也较为精良。

王劲松说:“因为红25军长期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经过战争的磨炼,摸索出了一套机动灵活的战术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在与敌人的一次次战斗当中,红二十五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壮大了自己。长征出发的时候,每个连基本上有6挺轻机枪,这在当时也算是很先进的装备了。”

红25军在长征途中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所谓围剿,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还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队的人数也从出发时的2900多人增加到了3400多人,作为4支长征队伍当中唯一在长征途中创建根据地得到发展壮大的红军队伍。


20160920102035_3632d0afec9c73ac0162772f6f47020a_5.jpeg

“不忘初心再长征”报道组记者李艳和赵亮采访罗山县史志办主任王劲松 央广记者彭洪霞摄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到达了陕北,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后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缺衣少粮、武器匮乏,红二十五军这时候雪中送炭,把5000块大洋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送给了中央红军,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不朽的功勋。毛泽东曾评价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说,你们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同样,养育了红二十五军革命力量的何家冲人,对中国革命也立下了大功。行走在何家冲,处处都能感受到革命的红色气息,三步一口红军井,五步一座红军碾……红二十五军军部以及军部医院都保存完好。老村支书王传伟说,现在的何家冲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教育圣地,军民鱼水情深是何家冲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也必将激励着何家冲人民世世代代投身到爱国拥军的热潮中。


20160920102035_3632d0afec9c73ac0162772f6f47020a_6.jpeg

“不忘初心再长征”联合采访组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纪念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合影留念。央广记者彭洪霞摄


20160920102035_3632d0afec9c73ac0162772f6f47020a_7.jpeg

9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忘初心再长征”联合采访组来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图为采访组在红二十五军出发地合影。翟晓伟 摄

20160920102035_3632d0afec9c73ac0162772f6f47020a_9.jpeg

浮雕墙距银杏树12米,长25米,墙上雕刻有红二十五军誓师长征时告别何家冲父老乡亲挥师西进的画面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央广军事记者彭洪霞 摄


20160920102035_3632d0afec9c73ac0162772f6f47020a_10.jpeg

                                 何家冲何氏祠曾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资料图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号 豫ICP备12025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