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4年07月28日
罗山县职教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 : 2018年02月22日  来源 : 信阳日报  作者 :   浏览次数 : 2581    

本报讯(记者 张国亮 杨长喜)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农民“点菜”,请专家授课;开设“流动课堂”,把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近年来,罗山县积极探索职教扶贫新路子,补齐脱贫短板,取得了很好效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贫困户学到了“致富经”

这几天,罗山县东铺镇的“花老板”张志勇特别忙。因为前段时间下大雪,本可以上市的花卉受了灾,整夜没睡的他,4个大棚的苗圃只保住了1个。“虽然遭了灾,但我从县职教中心的专家那里学到了技术,今年一年我就能将损失补回来!”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张志勇愈发坚强。

两年前,张志勇却没有这样的底气。因岳父身患重病,他家因病返贫,一时难以翻身。“当时镇里、村里干部劝我去县职教中心学门技术,免费,上课还有补贴。正好我以前种过苗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半个月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张志勇感到以前自己种苗木完全是“搞着玩儿”,既没有技术含量,又不懂管理,更不了解行情。

学到了技术,了解了市场,张志勇先后流转了30亩田地,搞起了大棚花卉,专门种植茶花、罗汉松等畅销的花卉盆景,并在县城开了花店,自产自销。一年多的时间,他就脱了贫。

和张志勇一样,尤店乡的贫困户时胜和,参加技能培训后建起10余亩蔬菜大棚;铁铺镇的贫困户万品祥,办起小型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近20头。而他们,只是罗山县通过职教培训脱贫的一个缩影。为开展职教脱贫,罗山县建立了“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配合、乡村组织、职校实施”的职教培训模式。在该县脱贫抽样统计中,参加培训学习的781户贫困户学员中,有573户家庭通过学技术实现了脱贫。

农民们吃到了“专家菜”

春节期间,子路镇朱湾村的种粮大户陈贵权专门跑到县城置办了一样特别的“年货”:培训教材。因为,县职教中心已经跟他做了预约,2018年开春,准备在他的合作社举办一期水稻种植管理的专家课堂。“技术我有,经验我也有,但讲课不擅长。我得从书本上学点专业知识,把课讲好。”

潘新镇返乡创业、种植火龙果的大学生胡文俊,如今也是县职教中心的“编外教师”,已经给附近村民讲过几次课。

虽然是春节,但县职教中心的老师秦伟仍在做表,“你看,各乡镇送来的‘菜单’,把今年的课程表排满了两个月。”

县职教中心的“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罗山县教体局局长郑传辉给出了解释:“我们进行了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原先,我们有什么,就给村民讲什么;现在,我们建立了专家库,吸纳各领域的行家里手当我们的老师。如今,我们有电子商务、水产养殖、汽车维修等几十个‘菜品’。农民‘点菜’,我们‘买菜’,再让专家上门‘烹饪’,因村施教,因人施教。同时,为不误农时,我们开设流动课堂,一周一村,把‘菜’送到田间地头、农民家中。‘菜’是老百姓想‘吃’的,做‘菜’的都是‘大厨’,自然对胃口、受欢迎。”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县职教培训班已经举办25期,累计培训学员2700多人次。

新农民走出了“领头羊”

雪后初晴,毕业于县职教中心的“90后”新农民罗娜这几天一直在流转的田地里转。2017年秋季水稻收割之后,她就在农场的300亩田里放了小龙虾幼苗,尝试“虾稻共作”模式。凭借着在职教中心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她已经率先加入了县里的“电商孵化园”,准备在“虾稻共作”的基础上发展小龙虾垂钓、休闲。“已经有好多人问我,啥时候开园。”对于这个询问,罗娜很是开心。

除了自己致富,罗娜还带动了村里140多户贫困户增收,成为一方名人。

而在县职教中心的课堂上,一年级学员杨洲双手拿着一根钢锉,低头站在机床前,练习打磨模具,不时拿起手边的卡尺进行测量。像杨洲这样的在校生,还有2000多人。

“我们这里每年都要毕业学生近千人,这些毕业生都懂技术,进入岗位就能上手,很多地方抢着要。这些学生,90%都是本县农村人,很多回家就成了致富带头人。”罗山县职教中心负责人陈有钧自豪地说。

“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扶贫就是抓发展。培训传授的是技能,增强的是致富信心,培养的是乡土人才。人才有了,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乡村振兴就有了盼头。”该县县委书记许远福充满信心。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号 豫ICP备12025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