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亲 相 连 百 年 不 断
——河南罗山、浙江长兴根亲发展初考
江 力
信阳罗山是属楚乡,浙江长兴则为吴越之地,两个县相距较远,既不是同一个文化区域,也互不隶属。但在现今太湖之滨居住着许多罗山的后裔(据笔者初步了解有50万人左右),较为集中的浙江省长兴县就有20多万,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罗山先人定居到太湖长兴,这事关150年前的一次重大事件。
一、艰难的徙出
据长兴当地罗山人代代相传,他们的先祖早年为避“太平军之乱”,从河南罗山徙往太湖之滨落户的。经笔者考证,这确是一段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历史。
所谓“太平天国之乱”, 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距今有150多年。长兴县罗山人后裔有20万,说明曾有一大批罗山人徙居到长兴。通常情况,这么多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一般都是同时期成批迁徙的。人口成批迁出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人口稠密,由政府组织成批外迁到人口稀少的地区;二是地方军队奉调到外地落户,或当地出生的军事将领在当地募兵后奉调到外地后落户;三是为避兵祸天灾成批外逃。根据罗山的历史资料,民国以前人口大批迁出者均为第三种情况。
罗山地处豫鄂交界处的大别山北麓,北临淮河,境内的九里关、大胜关又是北进中原、南入楚地的重要通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经常处于战争的拉锯地带。据民国20年《重修罗山县志》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与清军在罗山境内活动、战斗长达10余年,在此之前,捻军赵廷群部长期活动在罗山一带与清军作战。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天官副丞相林凤祥率军北伐,于河南巩县渡过黄河,所部尚有三、四千人抢渡未成折而南返,于六月取道罗山,罗山知县闻风而逃,太平军过大胜关占领宣化店,后入湖北境。咸丰四年(1854年),捻军赵廷群部、李士林部多次出入罗山县境,发生激战。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大汉盟主张乐行率部与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后转战于豫、鄂、皖边区各县,清军主帅僧格林沁率部追击,罗山一片战火。同治年间,两大阵营在罗山还是激战不断。同治三年(1864年),捻军与太平军遵王赖文光会师,推赖文光为首领,赖部进入罗山,清军僧格林泌率部分别由罗山、信阳出兵夹击,太平军、捻军与清军三战于罗山九里关一带。十多年奋战,使罗山陷入腥风血雨之中。
长时间不停息战乱,给罗山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大批人口被迫逃离家乡。据已知的人口资料,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罗山人口有292906人,至民国4年(1915年)总人口340272人。120年总人口才增加42364人,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千分之一。这说明其间除了死亡率高外,还有大量人口外迁。也就是说,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罗山逃离和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徙住浙江长兴县一带的罗山人应是在这期间逃离的,其逃离的更确切时间应是在清同治三、四年间。
二、落户的原因
据长兴县罗山人后裔讲,他们的先祖携家带口逃离罗山后一路讨饭、打工历经一年左右才来到太湖地区。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苏浙、皖南以至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而此时在罗山的赖文光还在与清军拉锯。为避战祸,致使大批罗山人外逃。
正常情况下,罗山人是安居乐业的,但在战乱和大灾荒时还是要另谋生存之路,特别的地域气候环境使罗山人(也可看作信阳人)的一个群体习惯:宁往南走一千(里),不往北挪一砖。因此,历史上罗山人无论是逃荒或是出门谋生,目标主要是东南方向,称之为江南,轻易不会往北走。清同治年间,苏、浙、赣、皖战乱已结束,且又因战乱造成当地人口稀少,逃难的人见这里自然环境相近,熟地多而无人耕种,有适宜的生产、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又出台相关政策,广泛招募民众开发,修补战争创伤(长兴县开垦清赋局专门发给垦荒耕种执业印照),这样大批的罗山人便停下来,在湖边山脚搭建草房,拓荒耕地,开始了聚居生活,在此繁衍生息。据太湖一带的罗山人后裔说:他们的祖上说自己是“挑着一担箩下江南”来此落户的。另外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由于太湖一带的罗山人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又有一些罗山人被吸引陆续前往,并定居下来。
三、亲密的交流
外迁定居长兴一带的罗山人虽然和家乡分离150多年,却依然沿袭着中原的传统和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长兴“罗山人”的文化生活习惯便可看出他们与河南罗山的血脉亲情。
——语言文化。语言是一种有声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声音活化石。在走访“罗山人”聚居村时,感到一种语言现象:年轻人多会两到三种语言表达(罗山话、长兴话、普通话),老年人则多用罗山音会话。比如,管“爸爸”叫“大”(音),管“叔叔”叫“小佬”,管“弟弟”叫“削”(音),管自己老婆叫“我屋里”、“老妈子”,管“打架”叫“叩架”,管“欺负人”叫“捉我的鳖”等等,这与罗山人说法一模一样。连罗山方言中的“三大宝”,这里的“罗山人”讲起来也顺嘴就来。长兴县有些乡镇开会时,甚至干脆使用“罗山话”开会,同为“河南罗山人”的长兴县刘书记,就能用一口标准流利的罗山活与老家人会谈。他们不仅对一些事物名称的叫法与罗山人一样,发音也完全相同。
——俗语古训。长兴“罗山人”如果想卖弄,显摆自己,说一些“很文化、很学问”的话,有人就会嘲弄他:你别拽文了,形容一个小孩顽皮、捣蛋、淘气,人们就会说这小孩真“怪夫”(音),如果一个人好吹牛,人们就会说:八十岁的老妈含九十斤的烟袋——口劲不小啊!诸如“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穷莫失志,富莫颠狂”,两地表述基本一样。
——传统习惯。如对先祖的祭祀,在逢年过节举行,活动形式是燃纸叩头。家祭是各家堂屋贴后墙处正中置供桌,上设先祖牌位,后墙正中挂“祖宗昭穆神位”中堂,每逢春节,“罗山人”都要贴春联,寄托对生活的憧憬。在“鸡笼上贴“鸡鸭成群”,在猪圈上贴“槽头兴旺”,在粮仓上贴“五谷丰登”。大年初一这天,全村人都出来相互拜年问候,元宵节吃饺子,汤圆,打灯笼,玩旱船,玩龙(现在长兴人已把百叶龙玩到巴黎国际文化节上),这些习俗长兴当地人是不时兴的。
——饮食文化。长兴“罗山人”传承了祖居地人口味,好辛辣的饮食习惯,并影响当地人也吃辣(和传统江浙味不同),象饺子、糍粑、汤圆等豫南人喜欢的食品,一直是“罗山人”餐桌上的最爱。
虽然150多年的风雨淘洗,长兴“罗山人”依然沿袭着中原的传统习俗,豫南楚文化在江南生根发芽,并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显示出自身的顽强生命力。目前,20万罗山游子情系故土,祖居地父老乡亲也期盼着他们返乡。先是以姓氏宗族为主的民间经常往来走动,近年来,已上升到政府有组织的互访。更加强了两县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互补。通过进一步密切交往,两县民众的亲情友情也得到增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附:近段时间,因组织和参加了多次罗山——长兴两县的联谊活动,对两县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感慨颇多,草就几句诗文,拙文附下:
其一
百年历史一瞬间,
千里亲情一脉连。
两县同欢今又是,
共谋发展续前缘。
其二
帝乡佛国在长兴,
包孕吴越底蕴深。
又逢春满神州日,
跻身百强开新程。
(长兴为陈朝皇帝陈霸先家乡,历史上有众多的政治家特别是文化名人居住生活在长兴,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所造佛寺既早且多,广布法雨,被称为帝乡佛国;长兴又为吴头越尾,聚集两种文化内涵;长兴经济发展迅速,为全国后起之秀,2007年已成为百强县的第56位)
其三
太湖淮水一般明,
谷雨节前山更清。
万千乡民颂茶圣,
同度佳节品香茗。
(茶圣陆羽在长兴顾渚山作《茶经》,留传千古,其中句有“淮南茶光州上”,两地同为茶乡,同立茶叶节,在节日到来之际,草成一首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