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五个信阳”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我市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动力,着力打好“四张牌”,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在结构优化的情况下,初步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111.57亿斤,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铁路、道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速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7.1%、57.4%,特色农业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空气质量三项指标稳居全省首位。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高于经济增速2.2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完成省定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这一发展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要求、符合信阳阶段性发展需要、并充分考虑了增长支撑。从发展大环境看,中央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宏观政策与信阳发展的潜质高度契合,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从我市自身发展看,随着促进工业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等措施的出台,尤其是中心城区30个重点项目今年将掀起投资高潮,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将形成有力的支撑,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期。
回眸2017:经济稳中向好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5年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左右,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和质量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
新型城镇化步伐持续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稳步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力显著增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比2012年末提高7.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连续9年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7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郝堂、西河等一批乡村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厚植优势实现新提升
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境内石武高铁、息淮固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通车,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宁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息县至邢集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安阳至罗山、许昌至信阳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G107和G312绕城改线、明鸡高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明港机场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淮滨港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建设顺利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灌溉工程、张湾水库、袁湾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农村改革试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行政体制改革有序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率先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圆满完成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信阳海关建成通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信阳茶文化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
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实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强力推进,五年累计实现54.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县贫困退出通过省级核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逐步提升。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高中教育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空军招飞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完成。平安信阳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提升。
展望2018:高质量发展可期
做好2018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决胜全面小康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也是前提条件。
◆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在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把重点转向产业类和民生类项目上,集中卡口难点,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产业规模效益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抓好“破”“立”“降”,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抓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以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为主体,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将民生改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坚持固本开源,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
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突出重点行业,补齐短板弱项,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不断壮大政府财力。
◆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持续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大动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