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阳市救助站继续坚持依法依规施救,以“救助救治是前提,寻亲回家是根本”为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工作,3月份以来,我站又积极探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救助寻亲服务,寻亲成效明显,寻亲工作效率和救助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回望梳理,找准工作难点
2017年初,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寻亲工作列为本年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梳理以往工作模式,寻亲工作重点放在从受助人员方面采集信息,一般通过询问受助人员或查看其有关身份证件来获得有效的户籍、身份、家庭等有效信息。面对智力和精神正常的受助人员时,这种工作方法比较有效,他们往往也能积极配合。但面对一些聋哑、智障或有精神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很难向工作人员提供有效信息,甚至不能提供任何信息,这就导致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信息模糊、不详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其交流,努力去获得有价值的线索,并反复进行拼凑、核对、排除、比较,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二、寻求协助,拓展寻亲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作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参与互动平台的优势凸显,我们也瞄准了这一契机,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帮助受助人员寻亲。我站利用新型的网络媒体,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服务,把全国救助寻亲网、微信平台、“宝贝回家”、今日头条同救助寻亲结合起来,把工作的范围从站内扩展到互联网平台。同时,我站还严把DNA采集关、寻亲发布关,目前滞站人员DNA采集率100%,寻亲发布100%。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一些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我们虽然在救助寻亲网上推送了他们的信息和照片,但并未得到任何回应,使工作陷入到一种被动的局面。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即他们的亲属没有从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家属故意遗弃,看到了寻求信息却不愿意联系救助站。为此,站领导班子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为这样的困局寻找突破口。
三、探索试行,突破工作瓶颈
2015年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救助工作,从加强部门联动、方便救助信息查询的角度出发,在站内设置了警务室,协助救助站开展日常工作。警务室一方面帮助救助站处理“闹站”等治安事件,另一方面在寻亲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一些信息模糊的长期滞站人员,站工作人员将问询到的零星的身份或者户籍信息,提供给警务室民警,由他们通过公安的户籍信息库进行相关筛查、比对,然后将得到的相关户籍信息反馈到救助站,站寻亲小组再根据这些信息开展实地走访寻亲。
近期,通过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的协调,又成功引进公安部门的刑侦技术——人脸识别系统(试运行),协助开展寻亲工作。市救助站与站警务室合作,率先在河南地区使用公安的人脸识别技术,对身份信息不明的滞站人员进行身份甄别。首先我站集中采集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头像,把图像数据提供给站警务室,然后民警把信息导入到相关的警务工作平台,再根据经验判断此人的年龄范围,在已有的信息库中进行人像比对,并将比对得到的有效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救助站。据户籍室张警官介绍,只要比对人员属于河南户籍,并在公安部门办理过一代或二代身份证,那么从庞大的信息库中查到此人户籍信息并非难事。
实践证明,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寻亲成效显著,目前我站已成功查到7名长期滞留人员的信息,这7个人中有聋哑、智障和精神病人,滞站最长者达3年之久。如果没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帮助,这类人员的查找难度可想而知。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系统和人像识别技术原本用于治安管理和刑侦工作,他们把这种专项资源与民政部门共享,不仅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效率,也是对这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正是公安部门与民政部门配合默契,大力支持我们开展的寻亲工作,才助推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了解,人脸识别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来自采集过一代和二代身份证信息的人,且仅限于拥有河南户籍信息的人,那么对于滞留在站的外省人员,则无法找到其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直线型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将来能够在不同省份的救助站和公安部门间完成该项技术的覆盖,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对接,那么信息将实现网格化的覆盖,这是提升寻亲成功率的有利契机,对于全国救助工作的开展意义非凡,是工作方法上的巨大创新。
从此次的探索实践来看,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救助寻亲效率,帮助走失人员尽早与家人团聚,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照料安置滞留受助人员的工作压力,督促受助人员家属继续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下一步,我们将对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重新拍照,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再甄别,争取让更多受助人员尽早返家,同时,我们也将运用这项技术,对新入站的身份信息不明特别是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的人员进行甄别,严格把好入站关,有效防止故意骗取救助或遗弃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