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新要求,加强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路网、客货运输场站建设,增强交通运输能力,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依托主干线、连网成片、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推进县道、乡道等公路的升级改造和配套桥梁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畅通程度,打造县城到周边八个乡镇的10分钟交通圈。加强运输场站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促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无缝衔接。“十二五”末,新增通村公路1000公里,新增乡道250公里,新增县道35公里,改造县道120公里。新建桥梁800延米,改造桥梁1500延米。新建货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2个,升级改造客运站1个,客运周转量达到2901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77700万吨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客货运输场站相互配套、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运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电网建设。进一步优化罗山电网结构,完善全县电力基础设施,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逐步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运行可靠、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电网。加快实施主网架设和变电扩容工程、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电网建设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电网智能化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岳楼、东城、灵山110KV变电站3座,高店、东铺、石山口等35KV变电站7座,“十二五”末,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形成安全稳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电网。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加快开发风能资源,提高洁净能源比重。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沼气发电、火力发电工程,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实施。积极扶持新型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20座、农村户用沼气池16000座。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扩大宽带总容量,实施宽带提速工程,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城市网络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接入宽带标准,推进光纤到楼入户。积极推进“光纤到村”, 提升宽带网络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接入能力。推进农村通信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实现通过宽带网络为农民提供技术学习、医疗卫生、创业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目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实施有线电视网络优化工程,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十二五”末,移网信号覆盖罗山全境。
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效益,加快建设防灾减灾、粮食生产、城乡供水和水环境保护等水利设施。
加大病险水库的整治及一座中型水库的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计划组织实施曹门、鲁寨、陡山、高庄、官庄、龟山、黄土沟等19座小(1)型水库和病险较重的龟山(二)库、北老湾、马古井、长冲、大松林等25座小(2)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具体对44座水库的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和防汛道路进行检修。启动彭新镇张墩水库建设,加强对小龙山拦河枢纽的整修改建。
加速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计划重点实施竹竿河周党镇区域内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淮干罗山段险工防护工程及浉河、竹竿河、小潢河、九龙河4条中小河道的治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集中连片、连续治理开发,做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营造水保林644.2公顷,经济林772.9公顷,封禁治理11193.3公顷,顺坡林整治3268.9公顷,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修复105处,修建道路35.6公里,清理排水沟1477.0公里,建沉沙池193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9.4平方公里。
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灌渠整修为重点,以田间节水、增强灌溉能力为目的,全面实施石山口灌区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工程、南湾灌区的东铺、竹竿、尤店、楠杆、高店五个乡镇的老化毁损严重的支斗渠工程配套和整修。力争完成 22处中小型灌区长115公里渠系整修任务。“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电灌站20座,维修电灌站18处,水轮泵站改电灌站1处;衬砌渠道96条,长102公里,配套各类建设物1.8万座,打机井450眼,埋设灌溉管道 6.7万米;新建塘、湖、堰、坝1784口(处),改造塘、湖、堰、坝3671口(处);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亩,使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6.6万亩,力争实现旱涝保收。
专栏6:“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
公路。通村公路1000公里;乡道250公里、新增、改造县道155公里。
桥梁建设。新建桥梁800延米、改造桥梁1500延米。
运输场站。新建货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2个,升级改造客运站1个。
电源、电网。罗山石山口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中低压工程项目11个。
能源。华能小火电项目、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等。
信息基础设施。罗山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程等。
水利项目。1、19座小(1)型水库和25座小(2)型病险水库的整治。2、河道综合治理。竹竿河、浉河、小潢河、九龙河综合治理工程。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2处中小型灌区,长115公里渠系整修工程等。
第十二节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围绕生态县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把循环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加快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循环式生产,使园区废物减量化排放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品生产和技术开发、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环保监测咨询服务、污染治理等产业。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电力、建材、化工等高碳排放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促进交通和建筑节能。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普及天然气等洁净燃料,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再生资源,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树立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消费的生态价值观,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
二、大力推进生态建设
建设谋划生态格局。逐步建设三河沿岸、水库堤坝、高速、铁路两侧各50米的防护林地;国道、省道两侧各20米的防护林地,其它道路两侧各10米的防护林地。打造“一屏一区,多点多线”的生态格局,一屏即沿淮河、浉河、竹竿河两岸建成一条绿色屏障;一区指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多点指水库堤坝防护林带和文物古迹保护控制范围内林地;多线指纵贯罗山的铁路、国道和省道,按照道路、河渠辐射状建设不同幅度的防护林带。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网络格局。
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工程造林面积16.5万亩,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使农田林网控制总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到2015年新增有林地面积15.3万亩,经济林面积达到52.6万亩(含防护、特用经济兼用林),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达到38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10.5亿元。围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继续组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十二五”期间预计完成封山育林20万亩。积极向国家、省林业局申报低质林改造项目,重点在朱堂、灵山、铁铺、彭新、山店、定远、周党、潘新、青山、莽张等乡镇实施低质林改造18万亩。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确保我县森林生态安全。从2011年开始,组织实施苗圃项目工程,以河南盛林生态园林有限公司、信阳明远花卉公司、信阳锦绣园林公司和天源苗木花卉公司为依托,在312外环至东铺乡杨店村发展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高标准打造罗山苗木花卉集聚区。
实施生态家园工程。推动以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为载体的生态示范建设,抓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规划、创建工作。至“十二五”末,在全县80%以上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基础上,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生态村;完成创建生态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