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六章 开创城乡协调新局面
积极落实“一融双新”工程,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就地城镇化为重点,加快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城区、乡镇、村庄协调发展,开创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河南省特色城镇化试验区。
第一节 提升城区品质和功能
围绕建设人文之城、幸福之城的愿景目标,按照“系统提升、多维联动、重点突破”的思路,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增强承载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的“四宜城市”。
一、建设生态园林型魅力城区
以建设生态、美丽、宜居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以水兴城、以绿靓城,彰显豫风楚韵的城市魅力。实施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围绕“环起来、绿起来、畅起来”的目标,加快对小潢河、杜堰河、南干渠和北干渠城市滨水空间的治理和开发,加快截污治污、调活水体、改善景观,建成一批近水、亲水的生态休闲景观河道,积极推进滨水风光带打造和城市阳台开发建设,努力彰显滨水城市特色。加强生态园林建设,构建宝城广场、世序广场、新城中心公园、小潢河湿地公园、小龙山水库郊野公园、龟山水库郊野公园、如意湖湿地公园七大城市绿心,强化滨河绿地、重要路段和重点地块的补缺提升,全面改善沿河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挖掘城市文化元素,以兼具南北特征淮上文化为主体,突出禅意茶韵魅力特色,以保留特色地方民居、恢复老字号店铺、重塑城河风貌为重点,将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新城区建设,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城市。
二、提高县城综合服务功能
围绕加快丰富商贸经济、物流经济、月光经济、智慧经济等城市业态,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和铁路物流园区“两区”提速扩容增效发展,增强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以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为契机,改造升级天元路老城商业中心商圈,积极培育龙池大道新城商务中心,以龙头引进带动整体开发,培育月光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增强生活性服务功能。依托宁西铁路货运站场建设,加快建设铁路物流园区,整合县城金融服务资源和罗山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加快构建服务县域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突出生产性服务职能。提高创新创业的服务保障能力,保证创新创业个体能够平等使用土地、信贷资金等要素,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建设、卫生保健、社区服务等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
三、统筹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
以“打造精品、创造特色、提升功能、提高品质”为主旋律,统筹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通过“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布局,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
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创新融资模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星级改造,统筹考虑城关镇、龙山乡居民危旧房改造安置,鼓励住户到新城安家置业。实施旧城商业区改造计划,重点改造天元路商圈和小潢河滨水商业区,提升商业设施,烘托商业氛围。以小潢河、北干渠综合治理为抓手,增加绿色开敞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提升旧城环境品质。加强老城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与改造,合理引导老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延伸、转移,实现既疏解老城“职、居、商”压力,又达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区域互动、整体推进”的效果。
努力增强新城功能。科学提升发展定位,以新城行政中心区建设为引领,发挥集聚效应,全面提升新城政务办公、商务服务、文化体育、高端居住功能,加快形成新城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加快新城体育中心、图书馆、市民广场、公立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新老城区公共设施、市政配套、管线铺设、交通水系等全方位衔接,安全高效运行,赋予新城新的成熟度。统筹规划塑造新城绿化景观,加大公园、街头游园、生态廊道等规划建设力度,提升新城生态宜居品质。
四、提高县城建管水平
融入低碳、智慧、生态理念,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彰显特色的小城市发展典范。
提升建设水平。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精明增长、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全过程。坚持一张规划图指引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等规划衔接,探索“多规合一”。实施基础设施品质提升与交通畅行行动计划,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综合管廊建设。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智能化。
提升管理水平。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大城管”机制,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的网格状管理格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推进部门合作、整体联动。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创新社会治安综治体制,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完善城市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节 构建现代新型城镇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科学有序,加快构建以中心县城为龙头、3个重点镇为骨干、14个一般乡镇为依托、65个农村社区为基础的“1+3+14+65”的新型城镇体系。
中心城区。发挥交通枢纽优势,依托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依托新城建设,加快人口集聚,依托信阳组团城市群建设,加快功能提升,突出县城在城镇体系中的组织引领功能,建设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重点镇。即周党镇、灵山镇、楠杆镇。周党镇以粮油和茶叶为特色,巩固提升农副食品加工和家具制造,以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建成镇区人口规模达5万人的综合性城镇。灵山镇依托灵山寺和董寨景区,强化镇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培育茶叶和园林产业,建成旅游为特色、生态经济为支撑的特色小镇。楠杆镇发挥信罗对接桥头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烟叶生产,建成信阳菜篮子基地和都市休闲基地。
一般镇。即铁铺镇、彭新镇、竹竿镇、青山镇、莽张镇、东埔镇、子路镇、潘新镇、山店乡、高店乡、尤店乡、朱堂乡、庙仙乡、定远乡。加快改造、完善和提升,实施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善提升一般镇教育、卫生、商贸服务功能,因势利导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就近有序转移,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农村社区。初步规划为65个,邻近城区和镇区布局大型农村社区,高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合村并居。大力推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先推进城区周边和山区移民搬迁需要的农村社区建设,至2020年,承载农村人口规模达到50%。
第三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积极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统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及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使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和义务,有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关系在城乡、地区间顺畅转移接续。强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参加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有稳定职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积极推行“互联网+”便民服务,取消申报、迁移户口的各种不合理的前置限制条件,实行“一站式”户口办理服务,鼓励原农业户口群众转换为城镇居住户口。
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退出机制,允许农民带资进城。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理念,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绿证”、“三进村”等农民培训项目,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转移。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依照成本类别,共同负担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积极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推进重大城镇项目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加社会管理,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等试点。
第四节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努力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先行区,使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突出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推动公共资源城乡均衡合理配置,继续把“三农”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补齐农村设施和服务短板,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坚持一二三次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县城功能区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强化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作用,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石材专业园区、特色商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人口集聚促进城乡繁荣,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互促共进发展格局。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决策、投入、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着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积极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加强城乡供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城乡水源地、供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积极推动城镇供气、通信、环保、信息化等管网向农村延伸。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均等化。着力完善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统一进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投入机制。
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科学编制实施农村发展规划,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分类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工程,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在城区和镇区就近布局大型农村社区,优先推进城区周边和山区移民搬迁需要的农村社区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建立以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身养老等为重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提升完善农村社区功能。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深入推进村庄整治。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形势,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安全提升工程,逐步提高硬化率和网络化水平。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大力发展农村联户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和“快递下乡”。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工程,加强生活垃圾、种养业废弃物、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推动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分类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围绕“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目标,突出乡村风韵、地域特点和豫南特色,逐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隐湾、何家冲示范村为标杆,引导创建全面小康村,重点培育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打造一批城郊都市型新村、田园宜居型靓村和生态文化型美村。